智慧工厂再升级的一剂良药!光有 AI 已不够,戴上 AR 扩增实境眼镜才是未来「视」 应用
智慧化技术正在以前所未有的速度深植各产业,刺激工厂转型升级的预测型维运(Predictive Maintenance)逐渐成为当前制造业的发展重点之一,据麦肯锡(McKinsey)预测,2025 年智慧工厂总计可以为全球创造 3.7 兆美元的价值。
只不过,当我们把目光放回台湾,少子化加上专业资深技师数量减少等现实问题一一浮上台面,人力不断缩减的情境之下,台湾工厂想实现真正的维运管理智慧化,除了能仰赖最常见的 AI 技术,还有其他解药吗?
工厂维运面临挑战,解析 AR 应用的 4 大效益
洛克威尔自动化(Rockwell Automation)动力控制业务暨技术经理郭勇成认为,作为预测型维运一部分的AR扩增实境,会是一剂良药!
在使用上,AR 能够清楚呈现机台维修的流程或方式,工程师只要戴上 AR 眼镜、手机或其他 AR 载具,就能跟着影片的指导进行维修,这样一来,无论工作经验是资深或资浅,每个工程师都被赋能去维修更多种类的机台设备,以顺利完成日常任务,不只解决了人才需求瓶颈,更能大幅提高维运团队的工作调度弹性。
动力控制业务暨技术经理郭勇成表示,AR 维运解决方案,让工程师无论资深或资浅,都被赋能去解决更多样化的维运需求。(图片来源:TechOrange)
「当然,厂房维运结合 AR 应用,不单只是解决人才问题,还有其他效益,包括经验传承、避免人员误操作、提高专家工作效率,」洛克威尔自动化智慧制造应用发展经理王展帆说。
先就经验传承来谈,资深工程师的维修经验,光用文字或图片很难精准传达给新进人员,利用 AR 影像方式反而更好理解,能提高经验传承效率。
其次则是降低人员误操作的风险,有些工厂环境复杂,例如:地下埋有各种不同用途的管线,在维修时一旦挖错管线不仅会延长停机时间,更有可能造成损失、甚至危害人身安全,有了 AR 指示,即可正确完成维修工作,降低各种风险发生的机率。
最後在提高专家工作效率方面,有些工厂面积太大,专家无法快速来到故障机台现场,尤其近两年因应新冠肺炎疫情,人员移动限制较多,运用 AR 指引,可以节省专家的移动时间,正确即时的指引现场人员完成维运工作。
AR 维运有这 3 大技术门槛!洛克威尔自动化为你拆解
不过,AR 虽然对厂房维运有极大助益,但在实务应用上,制造业者往往会面临三大技术门槛:IT 和 OT 资讯整合不易、Coding(写程式)负担大及不易扩充。因此,洛克威尔自动化推出 AR 远程维运解决方案,目的就是为协助制造业者跨过这些技术门槛,高速导入 AR 应用。
王展帆表示,洛克威尔自动化由工业自动化起家,在 OT 资讯蒐集上累积了相当多的技术和经验,可以快速对接各种生产设备,也能整合 ERP、MES 等 I T领域的系统和资料库,加快 IT 与 OT 的整合并实际改善作业流程。
洛克威尔自动化智慧制造应用发展经理王展帆表示,洛克威尔自动化在 IT、OT 整合经验丰富,有助加快 AR 实际落地智慧工厂、改善作业流程。(图片来源:TechOrange)
再者,洛克威尔自动化考量到工厂维运人员不熟悉 IT 领域,如果要自行写程式,将是很大的工作负担,因此采图形化介面设计,用拖曳的方式就能设计 AR 流程,省去自行撰写程式的工作。不只如此,洛克威尔自动化 AR 平台还提供标准应用设计平台 ,可以免编程进行开发,降低 AR 专案开发门槛,快速让 AR 价值落实於厂内,工厂人员只需要将维运流程拆解成一个个步骤,再根据平台指示进行配置,像定期的料件更换这种相对简单的维运作业,透过标准应用平台即可加速完成。
以「涵盖 OT 与 IT 的整合能力」、「降低程式设计门槛」两大优势为基础,洛克威尔自动化 AR 平台再往上构筑了第三项优势,那就是扩充性高,让工厂可以将 AR 应用从 A 厂区快速复制到 B 厂区、甚至是整个工厂,让维运更有效率、更低成本。
半导体厂实测导入 AR 维运,成功砍低 9 成误操作事件
举例来说,某半导体厂因为维修流程相当复杂,导致人员误操作频率高、维修时间长,导入了洛克威尔自动化 AR 远程维运解决方案,使用 AR 对现场工作人员进行作业指导,不光是减少了 9 成的误操作事件,更大幅缩减机台的停机时间,提高维运效率。某石化厂则是将 AR 与日常巡检作业结合,让巡检人员不必携带纸本或平板电脑,可以空出双手进行维修作业,同时还能透过 AR 眼镜一边监看数值是否正常。
王展帆另外指出,某外销全球的机台制造商,则是藉由 AR 应用提高产品竞争力。过去,该机台制造商经常要派工程师去海外客户端检查、维修,出差成本高、人力调度也不容易,尤其自全球受到 COVID-19 疫情影响,更加深海外工作的成本与风险,幸好即时导入了洛克威尔自动化 AR 远程维运解决方案,客户端维修人员只要戴上 AR 眼镜,就能接收到来自台湾工程师的指引,除了降低成本,更提升服务品质,为自身带来更多订单。
迎向智慧制造年代,台湾制造业者除了应用 AI 技术精准及早进行设备维运,更要懂得善用 AR 技术,引导工程师和现场操作人员完成相关作业,由被动型维运转向全新预测型维运的管理模式,才能全面降低工厂营运风险,跟上工业 4.0 智慧浪潮,在人才递减、疫情冲击之下反而能够逆势成长、灵巧应对。
(本文提供合作夥伴转载,首图来源:科技报橘)
Join the discussion